云是天上的湖,沙漠是地上的海——不知是谁的这句诗,反复印证着我对沙漠的看法和感受。多年来,我反反复复地进出沙漠,感受沙漠,在我眼里,沙漠已不再是生命的禁区,也不是抹煞生命的恶魔,沙漠也有其自身的生命,沙漠有其自身完善的生态系统。沙漠里的生命数不胜数,而同一片沙漠,每天都有不同的面孔。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正适用于沙漠。对于一个敞开心扉,追求生命的新鲜感的人,他追求的除了别人所拥有的那些,更多的是别人所没有的,为此他甚至可以放弃一些别人所拥有的。到了犹如瀚海的大沙漠里,我每每自感渺小却幸甚之哉!此情此境下若还忘不了自己在俗世所处的官职高低、权利大小、拥有的金钱几何,那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洗不干净的凡夫俗子!在腾格里沙漠腹地或巴丹吉林沙漠沙漠之巅,你若还抱着“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挑战自然、人定胜天”这样过时的迂腐观念,等于你没有进入沙漠。沙漠是不可战胜的,也是不可征服的,沙漠不是以人类意志而转移的,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比起沙漠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犹如沙漠中的一粒沙。沙漠不是用来征服的,他确是我们挑战自我和战胜自我的一个极好的参照系,让我们丢掉自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无知。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去一次,你看不懂沙漠,只是看到了一个让你叹为观止的超然存在,好比你空降在青藏高原,看了一眼藏民对山和湖的膜拜,然后就又飞走了。所以那些在沙漠腹地肆意丢弃垃圾的人,以为没有人看见,岂不知他已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耻辱墙上,就像你从沙漠走过会不留下足迹?即使足迹后来被风沙所掩埋,那也是曾经的存在——我在沙漠里可是找到了沙漠存在几千万上亿年的物证——沙龙骨,植物根部的化石——那些存在令我叹为观止,终于明白什么是“苍天般的阿拉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是海的包容性和丰富性;大海是生命的摇篮,世界上一切生命的起点都是由原始海洋中蕴育而来,大海是母性的,沙漠则是雄性的,阳刚的,他既有海的特点也有山的特性。所谓沧海桑田,你知道今天的沙漠不是昨天的大海吗?沙漠向我们展示了更多已逝生命的形态,沙漠是一座活的博物馆,他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演进。
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数不尽的硅化木、火山石、各类奇石、化石、岩画无不证明了他的古老神奇.胡杨,作为一种杨树叶和柳树叶同株的古老树种,以“活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而称奇,他生长缓慢、木质坚硬,截面年轮清晰,层次分明。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黑水城,斑驳的城墙,断壁残垣,处处是岁月和风沙打磨的印记,风沙真是无坚不摧啊!从额济纳去往黑水河沿路的一些景致,也冲击你的眼球,压迫你的神经,敲打你的内心,裸露的植被根系盘根错节,那些正在形成或消逝的风蚀台地,所谓地老天荒,不由你不感叹。黑水城一带的一塔、二塔、五塔、黑城、红城、绿城,最早兴于西汉居延建制,期间数度兴起,后随西夏一起灭亡。
我们对沙漠的误解太深太深。你说:沙漠是干旱的象征吗?你见过沙漠地表下的湿润吗?你知道腾格里沙漠里有四百多个海子吗?你说:沙尘暴是沙漠引起的?你知道每一次的干旱和沙漠化及自然灾害与战火硝烟、大规模的垦荒、乱砍乱伐、不加节制的矿产开发以及不科学的水利工程有多大关系?对于沙漠的妖魔化包括那些数据有多少是科学和客观的?主观因素有多少?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沙漠腹地的核试验,你知道核试验对沙漠生态的破坏有多严重?对地球的破坏有多严重?人类如此无所顾忌地危害沙漠,沙漠给人类来几次沙尘暴作为回报,不过分吧?你见过几次单纯的因沙漠而引起的自然灾害?扬沙天气比雾霾,哪个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沙漠每年侵占的土地比我们为发展经济所侵占的农田如何?沙漠对地球的污染比人类制造的垃圾如何?沙漠里的污染物有多少?多少是人类制造的?沙漠生态一旦毁灭难以恢复,沙漠生态多年来形成了平衡稳定的系统,从动植物到水土资源。在那些以沙漠为国土的国度,人们认为沙漠是干净的,好比海水,没有水的时候,甚至可以用来洗浴净身。
沙漠里的星空最澄净,在沙漠里看日出日落你能忘却世间所有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在沙漠里如果你能忘了“我是谁”或真知道“我是谁”,那这沙漠你就不白来。